1)第105章 李让封侯_初唐小闲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圣旨到!”

  傍晚时分,牢房之外远远的传来常德尖锐的呼喝声。

  李让精神一振,结束了与婉容的交谈。

  他要等的人,来了!

  今日是李世民太庙献俘的日子,是四海诸国给李世民加天可汗尊号的日子,是李世民借曲辕犁朝世家门阀发难的日子。

  同时,也是李世民策转军功大赏功臣的日子。

  平灭东突厥,不仅是李靖的成神之战,更是大唐的立威之战。

  这一战,彻底洗刷了李世民渭水之盟所受的城下之辱,也鼎定了大唐新一代东亚霸主的地位。

  战事三月份结束,如李靖,李绩,李道宗,张公谨等一众将领的封赏在四月份便已落到实处。

  剩下的人,都会在今天封赏完毕。

  而这些人当中,便有李让。

  牢房的房门打开,常德领着两个小黄门走进来。

  不等常德开口,吴三已经带着一群狱卒准备好了香案。

  常德浮尘一甩,故作威严的声音响起:“火器局监正李让,接旨!”

  这种连名带姓以官职作为前缀的圣旨,需要摆下香案跪接。

  李让带着一大群狱卒和一个小姑娘在香案前跪下,拜服道:“臣李让接旨。”

  常德走到香案之后,展开手中的圣旨,徐徐念道:“敕曰:朕嗣纂鸿业,教化天下,威服寰宇,思恢至道,宁谧区宇,缴外君长,海表猷渠,无远不庭,无思不服。

  而草原蛮族突厥外藩,负固河右,不施教化,肆情拒命,抗衡上国,扰我边境,克我臣民。

  火器局监正李让者,器识恢宏,风度冲邈,宣力运始,效绩边隅,率部八百,克俘其酋,拓地千里,为国展效,久冒艰危,血战余生,岂不知委。

  可特进李让昭应县侯,食邑八百户,实食邑四百户,赐金三千,丝帛二百,仪仗一副,世袭罔替,与国同休,着令所司,备礼册命。钦哉。”

  常德用一种极其怪异的语调念完了圣旨,冗长晦涩的一通制文念下来,听得李让头昏脑胀。

  这是最正式的圣旨格式,与往日李世民给李让那种口谕或者大白话圣旨不一样。

  每一个字都是内侍黄门精心雕琢考究所出,这样的封诰圣旨,最终都需要留档载入史册。

  但好在最后一句李让听懂了。

  从今往后,他就是大唐的昭应县侯,昭应,正是骊县的别称。

  李世民将骊县封给了他,并给了他八百封户,其中四百户为食邑,四百户为实食邑。

  两者的区别便在于一个实字,食邑八百户,是李让名义上的封户,代表着这八百户人家以后所交的赋税不需要过朝廷的手,可以直接到李让手里。

  而实食邑四百户,则是李让真正意义上的封户,这四百户人家从今往后就成了李让的私产,李让对他们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力。

  简单来说,八百户封户,其中有四百户只给李让交税,但还

  请收藏:https://m.wcs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